2013年12月4日 星期三
“敢把舊貌換新顏”
信息來源於四川新聞網 / Cited from .迷你倉newssc.org/??記農民工十八大代表黃德春新華社成都12月4日電(記者周相吉)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農民工十八大代表,黃德春掛在嘴上最多的話就是:荒地如何發揮效益?農民如何有效增收致富?一年來,他以實際行動改變著家鄉,同時也改變著自己。2013年11月底,數台挖掘機正在安岳縣思賢鄉道台村作業,把雜草荒地開闢成一塊塊方塘。在挖掘機作業區周邊的泥濘小道上,黃德春不時摸著鼻子,靜靜地看著這個村落正在發生的變化:200畝水池已經養起了鱖魚、白烏魚,100畝左右的水塘正在形成,村道也擴建了近5公里。在黃德春眼中,一個美麗、富饒的丘陵小山村正在逐漸形成:水塘蓮花成片,荒山果木成林,遊客樂此不疲,村民喜笑顏開。"把村子打造成以特色漁業、山林養殖為主的大型農村休閒基地,開發成功以後,村民可以根據土地入股分紅。"黃德春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安岳縣人,黃德春發現,隨著農村勞動力外出,村里的荒地也開始多起來。"如何讓荒地發揮效益?如何讓農民在家鄉就能儘快致富?"作為農民工群體中的中共十八大代表,黃德春一直思考這個問題。2012年底,他與幾位朋友喝茶聊天,逐漸碰撞出"火花":在農村荒地較多的地方,搞休閒基地。說幹就幹!黃德春和朋友有空就到安岳縣農村轉悠考察,最後選擇了思賢鄉道台村。然而,在與村民接洽過程中,滿懷熱忱的黃德春卻被潑了冷水!"我們土地入股分紅可以,但如果你搞砸了咋辦?"道台村村委會主任周獻榮說,村里總人口mini storage978人,626戶。年輕人幾乎都外出務工了,高坡山地幾乎全荒,雜草長得比人都高。"但村民不相信承諾,要眼見為實。"他說。黃德春從年初開始,先後三次在當地村民大會上進行交流。最後達成協議,開發階段以土地流轉的方式,每畝土地按700斤稻穀的市價對村民進行補償。到目前為止,道台村400多人近1000畝土地以這種方式流轉到黃德春手中。"我是從農村出來的,村民都很現實的,現在是以土地流轉方式搞開發,等我們搞成功以後,村民就可以根據土地入股分紅,讓大家一起發財致富。"黃德春摸著禿頂的腦袋說,休閒基地整好後,隨著遊客增多,村民還可以搞"農家樂",提供遊玩、餐飲、住宿等服務。面對村民的期盼,社會各界的關注,黃德春雖倍感壓力但卻充滿信心。"我前期市場分析做得很充分,並聘請了專家團隊進行參謀。"黃德春說,安岳作為成渝之間的人口大縣,沒有一家上規模的農村休閒基地。道台村離縣城不遠,遊客進出方便,因此市場前景非常樂觀。同行用"精、准"來形容黃德春的市場意識。今年4月,他還成立了安岳德春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把安岳土特產檸檬、壇子肉等直接銷往北京、上海的大超市。一年前,他還牽頭成立了創業協會。"建立平台,把想創業的人團結起來,通過資源共享,實現夢想"。今年以來,他聘請專家和創業成功人士對返鄉創業的324名農民工進行免費培訓,為他們成功創業提供決策參謀。黃德春說,無論是道台村的開發建設,還是其他創業項目,都對當地農民增收有著實際意義。"圓了村民致富夢的同時,也圓了我們自己的夢。"儲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