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楊復始畫出舊香港 凝住最美一刻
為了解決市區老化問題,自存倉最近政府展開一輪又一輪的市區重建及保育活化工作,但亦有人身體力行透過畫筆保留社區最美一刻。 香港本土畫家楊復始(Gary Yeung),從小已喜愛畫畫,讀書時沒有接受正式的繪畫訓練,長大後才決心拜師學藝。閒時Gary會走訪香港不同的社區以及大街小巷,尤其最愛以速畫(sketching)訴說香港的大城小事。 Gary設立了一個專屬的畫作網誌,與世界各地不同人士分享畫作。「我自己開設了一個網誌,都已有幾年時間。一直以來,都會將畫作上載至網誌與有緣人分享。經過這幾年時間,網誌慢慢建立了一班『關注者』,而他們也開始漸漸對舊香港又或是一些不同的景物建立起興趣。」帶住摺椅 四處速寫 於寫生時,Gary都會隨身帶備一張摺椅,讓他可以隨時隨地繪畫他所喜愛的景物。他說:「因為香港的街道狹窄,而且很難找到落腳點,因此,有一張椅子可以讓他隨時隨地畫畫。另外我隨身也攜帶水彩及色餅。」 每到一個地方寫生前,他都會搜集一下有關該建築或地方的背景資料,看看有甚麼特別地方可以進行寫生。「我畫兩種不同的畫,一種是現場速寫(live sketch),而另一種是畫室(studio)作品。其中畫室作品,我都會將一些景象先拍攝下來,並將幾張照片內的物件併合在一起,再以畫作展現出來。」 訪問期間,記者打開Gary的畫簿,即時被色彩斑斕的水彩畫吸引,大部分作品題材都是圍繞舊社區或舊建築。他得意洋洋地說:「因為香港是一個富歷史價值的城市。當中有很多建築、人、事、店舖,都是很值得保留下來。但很可惜,我們的城市不停發展,很多東西正慢慢消失。作為一個喜歡畫畫的人,希望可以透過畫筆去將這些東西畫下來與其他人分享。」保育舊建築 期望「留屋又留人」 當中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的灣仔區藍屋,就成為Gary最愛的繪畫對象。「藍屋是一幢很舊的戰前樓宇,但在石水渠街或灣仔迷你倉他地方,這一類型樓宇已完全被拆掉,藍屋可算是碩果僅存。」他又稱,「藍屋可說是保育得宜,因為政府在保育藍屋時原居民無被迫遷,而且在地下的舖位開了一個香港故事館,讓歷史繼續演繹下去。」 另外,他也很欣賞油麻地果欄的一列舊式建築,他指出:「果欄已運作了百年時間,很開心的是它仍是一個運作中的舊建築,而不是被活化成另外一樣東西,希望果欄可以繼續存在。」 說到政府的保育政策,Gary認為現在的保育政策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他希望政府保育整座舊建築的同時,亦能夠將原有的居民及商舖都可以一併保留下來,實行做到「留屋又留人」。灣仔街市 保外殼失靈魂 他舉出灣仔區一些保育或活化的例子:「舊灣仔街市是所剩無幾的包浩斯(bauhaus)建築物,政府原本是想作保育,但可惜是保育的同時又將它發展成一幢超高住宅,空有一個外殼,但�面卻沒有靈魂,十分可惜。」 另外,灣仔區另一個被活化的建築就是和昌大押,他坦言:「我欣賞政府將和昌大押保留及翻新後,可以邀請舊商戶繼續經營,或許更有風味。」 灣仔區除保留了一些舊有建築外,近來有很多重建項目亦陸續起動,當中令Gary最深刻的一個重建項目就是囍帖街。它之所以令人懷念,不是有歌手「唱紅」它,亦不是最近有開售的新盤,而是一幕幕令人細嚼回味的人與情。 「我記得囍帖街未被清拆前,亦曾到此寫生,當時整道囍帖街已被收購了,所有店舖單位都是空置的,而店舖的閘門更貼上了市建局的通告。現在已人面全非。」Gary有感而發。 他認為公私營的機構於重建時,要顧及原本的社區,並非將原本的社區連根拔起,皆因舊社區是經歷很多歷史的演化,彌足珍貴。 香港這一個彈丸之地,為了持續發展,將市區的舊建築或社區拆卸重建,又或是假借保育之名,將這些古�變成高級餐廳或商場,但如何於保育與重建之間取得平衡,同時又能於保育層次上做得更加全面,相信這些問題都值得大家去深思。mini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