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全國版) - (橫琴新區或納入主城區規劃範圍 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昨日召開

昨日上午,mini storage市八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十六次會議,會期一天半。本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關於珠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年)修改報告。記者瞭解到,2003年5月國務院批准的《珠海市城總體規劃(2001-2020)即(01版總規),至今實施已有10年。隨著珠海市宏觀經濟環境、政策外部條件等因素不斷發生變化,迫切需要對總規進行調整。在充分吸納《珠海城市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和環境宜居重點規劃設計項目成果的基礎上,《總規修改》延續了01版總規的基本框架,根據全口徑人口管理與基礎設施配套適度超前的原則,對人口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提出了"主城區?新城?中心鎮"構成的漸進式、集約組團型的城市空間結構。根據《總規修改》,珠海主城區的範圍將擴大,橫琴新區或納入其中。此外,會議審議了《珠海經濟特區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草案修改二稿)》;聽取和審議市人民政府關於珠海市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計劃草案的報告、關於珠海市2013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草案的報告、關於珠海市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與2014年預算草案的報告、《關於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議案》辦理方案中有關事項變更情況的報告等內容。南方日報記者 羅文範見習記者 陳相利基礎設施配套適度超前人口規模1亮點基礎設施配套適度超前人口規模據瞭解,本次《總規修改》充分考慮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三型"社會的統籌協調,積極探索"三規合一"的實現路徑。在中央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之下,《總規修改》提出,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策略,實現人口、用地、經濟的均衡發展,切實加大政府的公共服務、市政基礎等民生設施的供給。具體而言,根據全口徑人口管理與基礎設施配套適度超前的原則,對人口結構進行了優化和調整,確定2020年常住人口規模為245萬人,指導人均建設用地指標的平衡;總人口270萬人,指導全口徑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的供給。值得注意的是,基礎設施配套規模為300萬人,指導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和市政基礎設施的配置。據瞭解,目前珠海常住人口總數為158萬人,如何吸引人氣,實現2020年245萬人的目標?參與《總規修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規劃四所城市規劃師、主任工程師魏正波表示,158萬的統計口徑並沒有包括暫住人口的數量,而根據公安局的全口徑人口統計標準(包括暫住人口),目前珠海已達到了195萬人。魏正波告訴記者,2020年的目標是根據珠海的產業發展能夠吸引多少就業人口推算而來的。目前珠海的"三高一特"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特別是政府已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後者將帶動就業人口的持續增加。"長期以來,珠三角的人口流失相對嚴重,不少人選擇在城市打工,但在家鄉定居。"魏正波稱,未來珠海將重點考慮如何吸納人口在珠定居,減少人口的流失,包括入戶政策會有一些細化的措施、大量基礎設施以及包含醫療、衛生、教育在內的公共服務設施會向西部傾斜等,以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橫琴新區或納入主城區2亮點橫琴新區或納入主城區為加強主城區與新城的空間聯繫,《總規修改》還提出,全市構建大分區、小混合的空間布局結構,這成為報告的一大亮點。記者瞭解到,上版總規提出了"主城區?次中心城?外圍新城?中心鎮"的城市空間體系,其中兩個次中心城為斗門城區和金灣城區。市住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設立兩個次級中心城,將會造成兩者之間的同質化競爭甚至惡性競爭,對珠海整個城市的發展不利。為統籌西部城區的發展,《總規修改》減少空間層級,將兩個次級中心城次整體表述為西部生態新城,並提出到2020年,建立由"主城區?新城?中心鎮"構成的漸進式、集約組團型的城市空間結構,以此形成各城市組團間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互動式發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橫琴新區或納入主城區範圍。對此,市住規建局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在上一版的規劃中,主城區的範圍僅為香洲區和南灣片區,目前橫琴開發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後將作為珠海城市重點發展的區域。此外,增加主城區的範圍能拉大城市空間框架,增強中心城區承載力、吸引力、凝聚力、競爭力和帶動力,從而達到"擴容提質"的要求。2020年保障房覆蓋率全國領先3亮點2020年保障房覆蓋率全國領先當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加快推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已成為全國各地的一項重點工作。《總規修改》提出了堅持住房保障優先的用地布局的原則,並初步選擇了33塊地塊作為保障性住房用地。據瞭解,這些地塊採用TOD開發模式,選址在軌道交通、公交走廊沿線,注重職住平衡,並與城市更新相結合。到2020年,珠海保障房覆蓋率將達到40%,為全國領先。魏正波解釋稱,目前珠海保障房套數為16.5萬套,包括政府房改房、self storage管公房、外來工宿舍、以及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公租房)、教職工宿舍等五類,與通用的統計口徑並不一致,通用標準是指保障性住房。因此,珠海提出的40%的目標也包含這5大類。至於分配的對象,則按照《珠海市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面向家庭人均收入低於城鎮低保標準150%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其他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新就業職工、專業人才、異地務工人員等五類人群。另外,這33塊用地將新增14萬套保障性住房,絕大部分項目為混合居住區,實現不同階層之間的文化融合,推動社會和諧。目前這33塊用地的具體位置尚未確定,但大多集中在香洲主城區,由城市改造項目配建10%~20%保障用地而來。"未來珠海的保障房項目都選址在軌道交通、公交走廊沿線,這在全國都比較少見,像一些大城市的保障房項目都分佈在比較偏僻的地方。"魏正波補充到。■掃描到2020年新增兩條城際線《總規修改》還提出,搭建公交優先的綠色交通體系。遠期2020年的城際鐵路增加為廣鐵城際軌道、廣佛江珠城際軌道兩條城際線,高速公路由4條增加至6條,快速路由9條增加至10條,並形成3條組團環線、2條組團聯絡線組成的現代有軌電車網絡。引導城鄉統籌空間發展此外,《總規修改》還提出城鄉統籌的空間發展指引。具體而言,將全市空間劃分為城鎮發展區、城鄉協調區和生態控制區,分別提出了引導策略,對全市村莊在配建標準,發展方向等方面都提出了指引,同時,對每個區的定位、規模和空間布局提出了規劃指引,以指導下層次的分區規劃和控規。■熱點市高級技工學校新址四年未建成引發爭議,劉小龍釋疑多重因素影響新校進展針對市高級技工學校新校項目4年尚處於填土階段、吉大舊校區八成校舍為危房一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小龍在會議上還作了《珠海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議案辦理方案中有關事項變更情況的報告》(下稱"報告")。劉小龍表示,新校址進展緩慢主要受到徵地、土地、融資等困難以及城市規劃調整等相關因素影響,下一步將加快新校區建設的力度,並把吉大舊校區的危房改建項目納入新校址項目統籌規劃建設。項目建設遭遇三大困難據瞭解,珠海市高級技工學校(珠海市技師學院)建于1980年,是國家重點技工學校,也是國家最高領導人視察過的唯一一所技工院校。但近年來,該所技工學校面臨著危房面積比例高、基礎設施老化,教學硬件設施嚴重不足的困境。在2010年珠海市"兩會"期間,市人大代表霍曉光聯名其他9位代表,向大會提交了一份建議案《關於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議案》,後該建議案被確定為當年的大會議案,由市政府承辦,市人大常委會督辦。但自2009年立項以來,新校址目前還處於填土階段,引發了市人大代表的熱議。在昨日召開的會議上,劉小龍做了相應的解釋。他表示,自2009年底�動建設以來,新校建設遭遇了徵地、土源和融資等問題。在建設用地徵用階段,珠海遇到了青苗補償、土地農作物清理等問題,部分農戶阻撓施工,影響了項目建設的及時�動。"此外,在建設用地填土和軟基處理階段,遇到了周邊市政配套不足難以進場施工、位於建設用地內的市政排洪渠未能及時遷移、填土所需土源難以籌措等問題,導致填土工程進展緩慢。"劉小龍還表示,在融資方面,珠海還遇到了國家融資政策的重大調整,市政府不能借助原有的市政建設融資渠道為項目融資,導致項目土建工程延遲開工。吉大舊校區改造將納入規劃除此之外,受合作辦學、西部核心城區規劃調整等因素影響,新校選址也出現了變更。報告指出,市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址項目(以下簡稱"新校址項目")于2009年7月立項,原選址位於珠海市金灣區珠海大道南側、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西側,占地720畝。為了技術工人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今年5月市政府徵求了相關部門的意見後,決定從新校址項目原建設用地720畝中安排500畝,建設"格力工程技術學院",作為市高級技工學校與格力集團合作辦學實驗項目,為珠海重點行業培養技能型人才。此外,報告還提到,由於市高級技工學校新校址位於規劃中的西部核心城區中央位置,對西部城區功能帶布局及城市核心交通組織將產生不利影響,市政府在考慮有關部門意見後,於今年9月份決定將新址調整到珠海大道與機場北路交叉口西南側。選址的變更影響了項目的進展。劉小龍在會上透露,新址選定後,市西域局牽頭加快進行土地填土和平整工作。截至今年10月,該項目已完成了一期工程396畝建設用地軟基處理及填土工程,具備建安工程施工的必備條件,累計完成投資1.32億元。此外,今後政府還將市高級技工學校吉大舊校區危房改建項目納入新校址項目統籌規劃建設,制定具體的建設方案,按基建程序報批。圖片說明:《總規修改》提出,全市構建大分區、小混合的空間布局結構。圖為橫琴新區。南方日報記者 王榮 攝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