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不滿行程中斷堅持索賠 被疑“賴死抗議”存心鬧事 內地團在港陷“旅霸”風波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梅 斯 本報記者 畢方圓圖片說明:滯留香港的內地遊客21日舉牌抗議。國家旅遊法實施後首個聖誕節前夕,文件倉香港又鬧出涉及內地旅行團糾紛。40多名內地遊客20日、21日連續兩晚通宵滯留在香港落馬洲口岸,拒絕返回內地,抗議旅行社臨時取消去台灣行程,並要求"假一賠十",索償10倍旅費。部分遊客還抱怨在香港被強迫購物。因這些內地遊客身穿紅色團服,有港媒驚呼,內地"紅衫軍"來港發難。也有香港市民在內地遊客的旅遊巴士上貼出"旅霸滾出香港"的大字報,表達不滿。據《明報》等香港媒體22日報道,涉事旅遊團來自吉林省,團員有480人,計劃在廣州、香港和台灣進行兩周行程。在香港遊玩兩天之後,大部分團友上周五已赴台灣繼續行程,但有170多人因為簽注問題滯留香港。有近百名遊客不滿旅行社安排,從20日晚起留守落馬洲新田運輸交匯處抗議。留守落馬洲的內地遊客稱,他們都是購買了"無限極"的保健食品,再以2600至4000元人民幣的優惠價參加9天的香港台灣旅遊團。《明報》稱,無限極是香港李錦記集團的子公司,售賣中藥健康食品,在內地經營直銷,全國各地有近30家旗艦店和6000多個銷售點。這個旅行團由內地深圳金冠國際旅行社組團,由香港的安康旅行社負責接待。《環球時報》記者22日多次致電深圳金冠國際旅行社,但至截稿前未能聯絡上。無限極(中國)22日對《環球時報》回應稱,該公司已第一時間瞭解事件,並對此高度關注,但尚未掌握事情的確切情況,不能妄下結論。但公司已�動相關調查,會儘快公佈調查結果。據報道,在場一名自稱台灣旅行社職員表示,台灣"移民署"不發簽注有一系列原因,有人材料"填得亂七八糟",部分資料有虛假成份,有人之前曾被列入"黑名單"。21日,香港導遊、各方代表和香港旅遊業議會前去調解,部分遊客接受內地旅行社提出的5000元賠償及一張免費由深圳返吉林的機票,但到22日凌晨仍有41人拒不接受。遊客代表焦先生稱,根據最新國家旅遊法,"假一賠十",他要求每人賠最高5萬元人民幣,否則會進行絕食抗議。現場還有女遊客附和稱,"至少5萬,不賠就不走,死也要死在這裡!"還有不少遊客一邊拭淚一邊大叫:"騙子!騙子!"據香港TVB報道,經協調,全部遊客22日晚已返回內地,但旅行社拒絕透露賠償金額。《明報》22日報道稱,還有部分內地遊存倉指控稱,在港接待的安康旅行社導遊態度惡劣,曾在商店里強制他們購物,威脅他們說"你們想去台灣就要買"。但負責接待團友的香港女導遊馬立東否認指控,她表示是內地遊客借《旅遊法》"搞事",並稱內地遊客是"土匪",認為香港政府過於善良,才會縱容"旅霸"事件不斷在港發生。對於內地遊客的"維權"行動,有香港市民表示不滿,21日晚到落馬洲在內地遊客乘坐的巴士上貼上"旅霸滾出香港"的大字報。這不是香港首次發生內地"旅霸"爭議。今年五一假期,遼寧的鄭先生一家4口在香港旅遊期間,因旅遊巴士延誤一個多小時、司機態度惡劣,鄭家向香港接待旅行社索取每人3000港元的賠償。最終旅行社答應每人賠償500港元及免費提供一晚酒店住宿,雙方和解。當時有評論將此稱為內地"旅霸"現象,甚至有香港媒體發出"游港變成掘金"的感慨。香港《東方日報》22日以"旅霸無理取鬧,不能姑息養姦"為題評論稱,香港每年接待幾千萬內地遊客,大部分人都循規蹈矩講道理,"旅霸"雖然不多,但影響惡劣,破壞了內地人的形象,引起港人反感,令香港和內地的矛盾火上澆油。香港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表示,內地人看到以往"旅霸"新聞後產生錯誤印象,以為有不滿在香港將事情鬧大,就可以博到更大賠償,加上擔心回到內地後事情不了了之,因而"賴死不走",但香港方面只扮演接待的角色,並沒有責任。他認為,這次事件是個別事件,內地旅行社明知遊客簽注未辦好便起行,有關方面應檢討過程當中出現什麼問題,日後儘量避免。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說,香港旅行社在簽注申請上沒有責任,但是爭議發生後,監管機構已經審視有關指引,以杜絕類似問題。"我們已經討論了,尤其是對於前往台灣的遊客,是否要求必須在來香港之前,辦理好簽注。經香港轉往其他旅遊目的地,是一種比較新的旅遊方式,而且數量不斷增長。"香港《成報》22日發表社評稱,出外旅遊不能抵達目的地,的確令人掃興。這一�內地居民,騰出十多天假期不容易,因證件未辦好,令美好行程泡湯。團友不滿甚至憤怒都是正常的,需要體諒他們的心情。該旅遊團收費如此之低,實在不可思議。這需要香港和內地有關部門徹查問題根源,絕不能讓昔日"零團費"的亂象再現。文章稱,這次事件香港旅遊業可能並無責任,但應從中汲取教訓,今後再接過境團,有必要瞭解遊客是否都辦好旅遊目的國家或地區的有效簽証。▲儲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