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進補最怕補到肥 降低熱量 取食有道
進補技巧篇麻豆╱佳安薑母鴨、羊肉爐進入銷售旺季,迷你倉三不五時吆喝好友來一鍋,驅走身體的寒氣。只是,伴隨而來的是體重增加、滿臉痘痘,不然就是口乾舌燥。專家建議,進補的湯頭要去油稀釋,食材以蔬菜為主,肉類淺嘗即止,沾醬簡單調味,就能控制熱量,享受冬補的樂趣。冷凍調理包 3個步驟降低熱量進補藥膳等於高熱量?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不一定,要看湯頭如何選,例如,不要使用大骨熬湯,使用一般中藥材熬湯沒問題,蔬菜湯頭也很好。民眾喜歡購買市售現成的冷凍調理包當湯底,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建議三個步驟,可降低熱量攝取:1.開封後,先刮除凝結的白油、紅油或黃油再加熱。2.湯頭的浮油盡量瀝掉,並加入冬粉幫助吸油,但吸油的冬粉不要吃。3.最後加水稀釋,避免太鹹,若擔心味道不夠,可多添加高麗菜、蘿蔔、玉米等自然食材做湯底,讓湯頭更甜。蔬菜搭配菇蕈 勿選油炸豆製品吃火鍋控制熱量,青菜不能少。陳潮宗說,增加高麗菜、大白菜、芥菜心、A菜、茼蒿等當季節令蔬菜,搭配海帶、金針菇、香菇等藻類、菇蕈類食材,不僅可以增加食材變化性,還能增加膳食纖維和飽足感。陳潮宗建議,將一般火鍋肉片(通常是梅花肉、松阪肉等)換成低脂魚肉或瘦肉,提供優質蛋白質來源,又能減少油脂攝取。除了肉類,豆腐等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食物來源,但須注意避免選用油炸豆製品,如炸豆皮捲、日式炸豆腐等高油品項。先吃蔬菜打底 根莖類取代麵飯「要控制量,才能進一步控制熱量。」劉怡里說。此外,麻油、酒要少放,吃mini storage鍋時,民眾可以先吃菇類、大白菜等蔬菜,再吃肉,避免吃高熱量、高鹽分的丸子、蛋餃等加工食品。關於肉類的選擇,劉怡里提醒,白肉較佳,如雞肉的熱量就比豬肉少,去皮的雞肉熱量又更少,魚肉也很好。至於全榖根莖類,陳潮宗認為,可多選用玉米、山藥、南瓜、地瓜、芋頭等纖維質較多的食材,取代白飯、白麵條、冬粉,但是須注意份量控制,避免熱量攝取過多。玉米、南瓜、地瓜等根莖類蔬菜具有天然香甜味,加在湯料中烹煮,可減少調味料的使用量,一舉兩得。加工品肥又鹹 火鍋湯淺嘗就好想要健康進補,就得避免加工食品。陳潮宗說,因為貢丸、火鍋餃等,會使用肥肉增加口感,並使用鹽、糖增加口味,會造成熱量、飽和脂肪及鹽分攝取過多,建議可以換成蒟蒻等低熱量食材。慢性病患更要小心,別讓一時的口腹之欲賠上健康。劉怡里說,高血壓患者湯頭最多只能喝一、兩口;血糖高的患者,在吃芋頭、玉米和南瓜時,要記得這些都等於主食,例如吃整條玉米(切斷約3塊),白飯就必須減量只吃半碗。火鍋湯頭含高鉀、高普林,劉怡里提醒,限鉀的腎臟病人和痛風病人要避免。劉怡里說,以前人因為肉吃得少,所以冬天要進補;但現代人天天吃肉,其實不需要過度進補,若真要補也是偶一為之,免得補出病來。記得菜多肉少的原則,才能補出健康元氣。▇ 醫師推薦養生火鍋湯底材料:黃耆1兩、當歸2錢、川芎半錢、生地黃2錢、白芍2錢、茯苓2錢、水1500cc作法:以上藥材加水熬煮,就是一鍋養生不油膩的火鍋湯底。資料來源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