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音樂節怎麼賺錢?
�大星光音樂節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國巡演,迷你倉11月23日將在廣州白雲區機場路五號停機坪開幕,屆時,崔健、老狼、張偉、陳楚生等將到場。主辦方�大音樂老總宋柯說,這次整個項目獲得的贊助費總額達1億多,"雖然這是30場的總和,但現在很多大型單場次的音樂節,可能還拿不到我們總贊助的1/30。"無獨有偶,摩登天空音樂節、東動音樂節、"爵士上海"音樂節也將紛至遝來。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的音樂節數量接近130場,同比增長14%,其增速之快已成為音樂產業不容忽視的新興模式。然而,如何才能樹立音樂節品牌並進行商業化運作,成為了各大音樂節幕後推手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定位,產業化"降低票價培育市場"對於老百姓來說,最關鍵的是票價走親民路線。現在一般音樂節平均票價大概是120元,很多年輕人就會想想是去看音樂節還是看場電影。如果是60-80元的票價他們也許想都不用想,就會去看音樂節。今年的�大星光音樂節推出了低價票,就算沒到平均每場2萬人,只有平均1.5萬,但30場下來也累積了不少人。這近幾十萬人中可能有一半沒去過音樂節現場,但慢慢地聽下去,一下子就增加了幾十萬。"做好市場定位推動主題多元化"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的國內音樂節,應該加快細分市場步伐,打造特色鮮明、風格迥異的音樂節。雖說音樂節正在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但目前辦音樂節並不太掙錢,還處在通過吸納更多、更好的音樂資源來塑造品牌的階段,因此,如何做好市場定位、將演出內容做好則尤為重要,特別是好的音樂節應該更主流,吸引一線的頂尖音樂人參與。"注重細節提高音樂節運作水平"目前音樂節市場確實存在盲目主辦、良莠不齊的現象,忽略了很多細節的東西。並非是個音樂節就能盈利,所以,大家一定要有這樣的認識:音樂節是以音樂為 最終目的,而辦好音樂節的關鍵是主辦方的運作水平和認真態度,包括整體方向如何把握、管理方式是否先進、市場調研是否深入等等,這是一個繁複的工程,需要整個運作團隊科學嚴謹的通力合作。定價,相當于一場電影內地流行音樂發展一直受盜版困擾,舉步維艱,宋柯一度辭去唱片公司老闆之職賣起了烤鴨。事實上,這不僅是盜版的問題,也是經營的乏力。比如電影未嘗不面對著同樣的阻礙,但是電影院卻始終是不可替代的。音樂的歷史幾乎和人類歷史一樣長,它獨特的地方是面對面地聆聽,無論你是個發燒友,還是只為見一面偶像的粉絲。當數字技術發明以後,從CD到mp3,形成了一股商業潮流,似乎金唱片、白金唱片、點擊量就等於一個音樂人及其音樂的影響力。理由很簡單,演唱會的規模永遠比不上發片量和在線播放量。但這是把雙刃劍,技術越發達,可修飾可塗改的能力也越強。漸漸地,歌手更年輕更漂亮了,現場演唱的實力卻沒有水漲船高,大多數唱片根本沒有銷路。而留給歌手、唱片公司的一個錯覺是,音樂很難做,音樂不賺錢。內地音樂節最早的時候與商業無關,歌手們也不在乎,只為瀟灑一回。首屆"迷笛音樂節"的參演樂隊就是學生,觀�免票入場。像張北、雪山、摩登天空音樂節也大多不賠錢就算萬幸,因為這種固定地點的年度音樂節除了定位要准,必須依靠大量的媒介與贊助,才能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歌迷在充足時間的前提下到場。但其實演唱會、音樂節實現了音樂消費的不可替代性。隨著�大音樂節的出現,內地音樂市場終於迎來了成熟的商業模式,自存倉也可以稱之為一次集體走穴。今年的"�大音樂節",就以30城市巡演的空前規模,實現了商業行為與音樂文化間的再度聯姻。�大音樂的老總宋柯日前對外公佈,這場音樂節獲得的總贊助費已高達1億以上。消息一出,圈內圈外為之一震。�大音樂節這一創紀錄式的成功,摸准了音樂市場的脈,也將自身的資本優勢和人脈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既保證了演出的號召力,又能讓樂迷相當于看場電影掏得起腰包。更重要的是,把觀�們請回了現場,相當于建成了一條全新的音樂院線,這才是它更有價值和意義的地方。至於�大音樂節因為商業元素的植入而遭人詬病不過是方式方法的問題,不足為怪。業內態度品牌靠譜才是真的靠譜可以說,�大的音樂節巡演項目,是今年中國音樂節市場最有挑戰性的一個嘗試。確實,這幾年雖然市場升溫,音樂節越來越受商家青睞,但能單靠贊助抵消成本的還是極少數,宋柯公佈的這1億多的贊助費,顯然已創造了中國音樂節史上的一個紀錄。這次音樂節巡演,因為覆蓋面廣,引起的效應也更強烈,除了被列入30 城巡演地區的樂迷紛紛雀躍歡呼外,這場音樂節因高額贊助導致植入廣告過多的問題,也引起了討論。自身品牌靠譜才是真的靠譜,贊助靠譜,那只叫靠山。在業內,這次�大音樂節巡演模式的創新,也獲得了不少音樂節策劃人的認可,沈黎暉就認為,這確實為中國音樂節市場又摸出了一條新路,特別是從培育市場的角度看,這是很好的事。但他也提出,任何創新的東西在初期都會有不足之處,譬如這場音樂節在處理廣告的手法上,確實有待完善。其實,對於像"草莓"、"迷笛"這些純走市場路線的音樂節而言,在獲取贊助方面的考慮都特別嚴謹,譬如"迷笛"每年的贊助費用,就嚴格控制在總體創收的10%左右,而"草莓"相對更商業化些,則控制在30%,目的就是盡可能避免商業過多地涉入,影響了音樂節整體氣質,"我們必須掌控好話語權,不能被廣告商帶著走。"沈黎暉強調。關於�大音樂節的廣告植入,沈黎暉認為在經驗不多且時間很緊迫的情況下,能做到這個程度已經很不錯,但未來主辦方其實還可以把廣告處理得更聰明些,譬如針對網友曾吐槽過的在音樂節里安排新車試駕的做法,沈黎暉就舉了一個例子。"我記得之前去日本的SummerSonic音樂節,就看到過類似的做法,但他們確實做得更到位,當時這場音樂節的兩個舞台之間距離挺遠,觀�可以慢慢走過去,也可以坐接駁公交過去。然後那次的汽車贊助商就給現場提供了一批新車協助接送觀�,如果你有駕照,也可以自己開著車到另一個場地。"沈黎暉說,這種做法既植入了品牌廣告,又帶有功能性,為現場觀�提供了方便,就顯得更聰明。對此,"迷笛"張帆也給出建議,他認為�大音樂節以這種方式作為起步,無可厚非,但未來應該逐步減少對商業贊助的過分依賴,而是靠音樂節自身的品牌去吸引觀�,"品牌靠譜,才是真的靠譜,贊助靠譜,那叫靠山。"但無論爭議如何,這場音樂節巡演確實帶起了今年音樂節市場的另一個新風向,在政府行為逐漸削弱之後,中國的音樂節將更大程度地回歸到商業市場化領域,而�大音樂節這次能拿到1個億的贊助,恰好證明瞭現今中國音樂節的價值提升,必定會帶動未來更多商家品牌把宣傳資金投放到音樂節這一領域。據可靠消息透露,中國另一個地產巨頭萬達,現已準備效仿�大,在明年推出另一個音樂節巡演項目,大家拭目以待。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