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泰特赦法案之亂完結

 【新華社曼谷11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常天童 明大軍)由於執政黨為泰黨提交的特赦法案11日深夜被泰國國會上議院全票否決,迷你倉曼谷街頭的抗議示威漸漸平息。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否決徹底卸掉了總理英拉背負在肩的特赦法案包袱,同時也讓反對派失去了攻擊政府的一大口實,有助於政府擺脫多方的攻擊。 根據這份被稱作「一攬子赦免」的法案,從2006年9月19日軍事政變至2013年8月8日期間所有涉及政治集會的罪犯將獲得赦免。但反對黨和當地媒體均認為,特赦法案是為流亡海外的前總理、英拉的哥哥他信量身定做的。 法案險些導致英拉陷入深度危機,英拉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最大反對黨民主黨領導的街頭集會示威已經頗具規模。 為防止局勢進一步惡化,英拉一周內三次發表緊急電視講話,再三表示願意在特赦法案問題上退步。 此間政治分析人士認為,從英拉當時的表態來看,為泰黨政府可以說已經在特赦法案問題上基本說明了立場,特赦法案後又被上議院否決。如今,嚴重影響泰國政局的特赦法案流產,同時也意味著他信獲得特赦的可能性基本消失。 就在上議院對特赦法案進行審理的當天,民主黨領導的反政府集會示威達到幾天來的最高峰。 由於民主黨此前要求為泰黨和國會在當地時間11日下午6時之前從國會撤出特赦法案,而這一「最後通牒」沒有得到滿足,民主黨集會mini storage要領導者素貼在萬人集會上號召,全國反對政府的民眾從13日起罷工三天,停止向政府納稅,同時宣佈他和其他八名議員決定從議會辭職。 素貼的這一舉動立即受到為泰黨的反對。為泰黨發言人說,將對素貼等人提起訴訟,指控他們犯下公開煽動破壞社會穩定罪和叛國罪。 雖然聚集在曼谷市中心的集會人群並未完全解散,但人數已明顯減少。不過,仍然有反政府人員要求英拉政府為提出這一特赦法案向民眾公開道歉。 英拉政府上台以來,經過多年內亂的泰國逐步恢復經濟發展,保持了4%以上的增幅,特別是泰國的旅遊業增勢喜人,民眾已越來越厭倦動亂和街頭政治。 法案被否,泰國商業協會立即發表聲明,呼籲民眾停止集會,說如果抗議再繼續下去將嚴重影響國家經濟、投資者信心和旅遊業收入。泰國商業協會、貿易協會和旅遊協會等紛紛表示,將不會響應素貼舉行罷工的呼籲。 泰國各行業協會還紛紛發表聲明,呼籲各派以民族利益為重停止對抗、反對暴力,呼籲民眾用理性思考和看待問題,拒絕暴力。 泰國26所大學也於11日發表聯合聲明,請政府推出解決國家問題、防止暴力事件發生的相關措施,同時呼籲所有各方避免一切形式的暴力事件發生。 為泰黨目前已經向反對黨提出邀請,希望反對黨能夠派代表與政府共同探討解決政治分歧的途徑,以對話代替集會示威,並表示政府願意傾聽反對派的訴求。◇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