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攀越“憂慮之牆” 國內首只全球醫療指數基金�動

  過去3年,迷你倉A股熊冠全球。與此截然相反的是,海外股市卻表現不錯,它開�了QDII基金投資的好時機。  在此背景下,近期廣發基金髮行了國內首只全球醫療指數基金——廣發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基金(QDII)。這或許意味著在市場充斥著憂慮的時候,國內投資者的未來投資方向可以更多地向發達國家新興產業轉移,享受美國股市的"大紅包"。攀越"憂慮之牆"  "不少人相信這是獲取最高回報的時候。在憂慮不絕之際卻有強勁回報,這種情況有時被喻為'攀越憂慮之牆'。"渣打銀行在11月份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在市場充斥著憂慮的時候,全球股票依然展開升勢。  根據渣打銀行最新的數據統計,從今年年初至10月24日,全球股票整體上漲了19.3%,發達市場的股票上漲率更是達到22.3%。其中日本、美國、歐洲、中東等股票市場上漲幅度均超過20%。  然而,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的股市卻表現不佳。渣打銀行的最新數據顯示,從今年年初到10月24日,新興市場的漲幅為-0.1%,而中國股票的漲幅為0。而在剛剛過去的一個月中,中國股票更以-1.6%的成績,成為全球唯一下跌市場,排全球主要市場的倒數第一位。  渣打銀行(中國)公司財富管理和優先及國際銀行部投資產品及策略總監鄭毓棟認為,未來一年全球股票將繼續震蕩上行,回報優于其他投資品種,值得超配。不過,他建議對歐美市場和日本股票超配,而對亞洲股票(除了日本之外)採取低配策略。  "在目前我國還存在資本管制的情況下,QDII基金是投資海外市場的一個良好工具。"鄭毓棟說。QDII分化  不過,由於2008年金融危機QDII的巨虧陰霾,普通大�對QDII的印象是一直虧損的。事實並非如此。根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數據,10月份廣發、博時、富國等基金公司旗下主投亞太和美國市場的 QDII基金表現突出,其中廣發納斯達克100當月漲幅4.92%領先。而從中期角度看,截至11月1日,今年以來廣發亞太精選總回報率達到28.81%,蟬聯亞太區股票型QDII第一,在全部69只QDII中名列第二,相比排名最後的QDII,超額收益率達到50%。  管理基金考驗的是投研實力,但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基金經理、廣發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邱煒指出,在海外股票投資上,除了對亞太香港之外,國內投資團隊不熟全球市場,投研跟不上來,所以QDII基金更適合做被動投資。"事實上,海外投資QDII可以通過被動指數化的投資來實現,由於海外市場的發展程度比國內要高,市場有效性大幅高于A股,故指數化投資具有很大優勢。"邱煒說。  而這種被動型的指數基金在大市較好時,就能取得好收益。以邱煒管理的QDII基金為例,截至11月8日,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近一年的總回報率為24.95%,在同類QDII產品中排名儲存前。  "目前QDII基金產品大約有一半是屬於被動投資的,而我們對被動投資型基金的管理收費較少,目前國內投資者還處於嘗試海外投資的一個階段,我們希望給投資者一個比較好的體驗。"邱煒介紹,"我們被動投資QDII產品,選擇的是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指數,比如納指100指數、美國房地產指數以及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它們最大一個特點就是很穩定。尤其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的波動更小,2008年至今5年來,其日波動率只有1.08%。"  "最關鍵的是,廣發的這些QDII基金產品收益率都非常穩定,沒有出現A股創業板那樣的大起大落。"邱煒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波動就是投資者承受的風險,而穩定的增長才是健康的增長。  數據顯示,2008年以來,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日波動率為1.08%,低於同期標普500指數、滬深300指數和申萬醫藥生物指數的波動率。而1995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標普醫療指數年化收益率為9.13%。醫療股或成主流  QDII基金今年收到了來自美國股市的"大紅包"。來自美國隔夜股市的收盤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標普500指數一直保持上行趨勢,前三季度漲幅達到17.79%,成為全球表現最佳的市場指數之一,而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同期漲幅更是達到了25.69%。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跑贏了標普500指數。  "全球醫療保健業的增長及其需求上升,將會是21世紀全球投資趨勢的重點投資主題之一。"美國富達投資認為。  而和訊網研報數據顯示,近期國內超過九成研報對醫療保健板塊呈明顯的樂觀態度。它的結論是:"聚焦于醫藥領域投資的醫藥基金成為當前市場的極佳選擇。"  事實上,2013年上半年,醫藥類板塊大幅上漲,重倉醫藥個股的基金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越來越多的基金公司開始布局醫藥主題基金。迄今國內已有12只醫療主題基金,醫療已成國內基金的投資主流選擇。  但國內基金一直未涉足全球最優秀的醫療股。近期,廣發基金公司填補了這項市場空白,它首發了國內首只全球醫療指數基金——廣發全球醫療保健指數基金(QDII),為國內投資者打通全球最優秀醫療股的投資通道。  那麼,為什麼捨近求遠,不投資國內同樣行業?  邱煒表示,首先是產品差異化,這是國內首只全球醫療的投資產品。其次,如上所述,標普全球醫療保健指數收益更穩健,波動性更低。此外,好的醫療保健企業都在海外,要想有好的安全邊際,就必須把眼光放到全球。比如強生、輝瑞、賽諾菲、拜耳、諾華、默克等,國內醫藥公司的實力不能和它們同日而語,而且國內藥企波動太大,未來前景很不明確。  "而且,海外市場發展階段已經到了有效性很高的程度,指數化可以非常安全地將資產進行全球化配置。A股的表現近幾年不太如人意,而海外股票市場過去5年表現非常好。"邱煒說。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