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
照亮過去 �迪未來
自存倉□馬蔚華迄今為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將很多行業洗牌。那麼,傳統銀行未來會不會消失?我認為不會,但現在需要互聯網金融為銀行帶來一定的衝擊,使其擁有互聯網基因,並加強彼此的合作,從而惠及越來越多的人。實際上,銀行和信息技術早已開始打交道,銀行作為資金融通的中介和支付結算的平台,都需要借用信息技術系統。信息技術企業也並不是今日才開始涉足金融領域,比爾·蓋茨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與其把系統租給商業應用,還不如自己幹,當然監管當局當時並沒有批准。發展到今天,是否直接擁有金融方面的牌照,已經不是互聯網公司參與金融活動的主要障礙。在支付結算領域,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經成為網上支付的重要力量,過去幾年增長率幾乎在100%以上;在信貸領域,P2P(人人貸)網絡平台、�籌(crowdfunding)等新模式異軍突起且呈燎原之勢;在互聯網理財領域,支付寶旗下一款名為餘額寶的產品,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催生了客戶數量最多的貨幣基金,半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過千億元的貨幣基金。融合經濟會衍生出新機遇,科技的發展為金融業引入了新的競爭主體,同時催生了新的金融中介形式。在原來的金融體系中,銀行是信息流、資金流的集中交匯處,但互聯網公司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對信息的集成要比銀行更敏感、更寬泛、更快捷。同時追求規模效應是原有金融體系的重要特徵,導致資源集中到對其利潤貢獻最大的"頭部"領域,而金融機構難以或者是不願意涉足小額的或者風險與收益不匹配的"尾部"業務。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現代金融業分工和專業化被互聯網和相關軟件技術替代,激發了"長尾效應",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銀行等面臨著金融中介角色弱化的挑戰。網絡可以使我們在虛擬空間拉近距離,但是並不能縮短現實物理空間的距離;網絡可以提供海量的數據,但還無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在網絡時代,有效的信息、人性化的渠道以及現實的信任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銀行等金融機構由於自身的業務特點和歷史等原因,在這些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我認為,憑借這些優勢,銀行等可以進一步發揮自己的信任媒介、支付媒介、渠道媒介的作用。另外,網絡能夠助力銀行的支付、媒介職能,幫助其從現實世界延伸到網絡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互聯網公司實現了過去銀行不能做到的一些方面迷你倉出租因此能夠更加普惠于廣大老百姓。招商銀行遵循"因您而變"的理念,開創了中國銀行業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歷史性轉變,所以在當前情況下,線下銀行和線上銀行是完全可以相輔相成的,不要把它們看成是對立的關係。實際上,互聯網給銀行帶來的挑戰和壓力,也是銀行創新、變革的動力。不僅僅是銀行,整個金融業都感受到了互聯網公司撲面而來的競爭壓力。證券公司為客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數字化程度比銀行更高,本書作者姚文平先生作為證券公司及基金公司的管理者,是金融創新的實踐者。他在對互聯網時代的金融業變革做出深入研究後形成的《互聯網金融》一書,以全景式的視角,通過豐富、翔實的案例,描繪了各類型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模式,為我們梳理了互聯網時代金融機構的發展與變遷,比較了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之間的差異,並以"家譜"的形式提供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路線圖,為這個正在快速變革的時代留下了一個影像。通過這些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從戰略定位、創新策略、組織結構以及戰略聯盟等方面,為金融機構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提出了極具參考價值的建議。互聯網金融已經不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同業競爭,而是需要面對更多來自跨界機構的競爭。在未來的競爭中,金融機構需要探索如何"做得不同"而不僅僅是"做得更好"。企業發展的好壞也並非取決于其競爭者,企業自身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是更具決定性的因素。互聯網的最大價值並不在於其自身能產生多少新東西,而在於其對已有行業的潛力的再次挖掘、提升乃至顛覆。其實,金融機構也好,互聯網公司也罷,都需要做自己熟悉、擅長的事情,或者探索新的"藍海"。比如互聯網公司拿到銀行牌照之後,有的可以主要面向小微企業,有的可以重點面向個體小商戶,有的可以面向一些大型企業或大產業,重要的是選擇自己熟悉的客戶群開展服務。當然,有的還可以探索在互聯網這一"虛擬時空"為客戶提供相應的金融服務。同質化競爭、惡性競爭不利於整個金融業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的提高。金融業是高風險行業,管理上任何的疏漏都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本書所介紹的各類豐富而翔實的典型案例,無論是對於機構的經營還是行業的監管,都是很有借鑒意義的,就如同豎起了一面鏡子,既照亮了過去,更�迪了未來。書名:《互聯網金融:即將到來的新金融時代》作者:姚文平出版社:中信出版社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