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劃地為牢

澳門特區政府開放博彩業經營權,self storage引進外來投資者,與原本的經營公司共同締造「六國爭雄」局面,一時間,在博彩業真正走上市場化以後,「本地薑」和「過江龍」旋即展開白熱化角力,正面交鋒下,激發起短兵相接,為吸引客源各出奇謀,各顯神通。而隨�六家博企全數投入投資建設再進入營運階段,澳門博彩業的投資擴大,同時,也因為「新場效應」,以及內地自由行政策的推動下,澳門博彩業市場同時造大造強。轉眼間,開放博彩業經營權的第一個十年過去,而本地博彩業的規模,便在這個十年之間得以壯大,更推動本澳整體賭收超越美國拉斯維加斯,成為環球博彩中心的「一哥」。這個過程,這個結果,是憑藉加大博彩業的投資建設產生催谷市場作用,同時受惠於國家優惠政策,國人富裕水平提升而形成的現象。但是,在首個投資建設的第一個十年,博彩業壯大,吸引世人注目,而這個成績,是否能達致當初特區政府設定的開放市場,引入外來投資者目標?如果審視當年特區政府公布中標公司的時候,向社會提出來選取公司的判斷,可以看到,當時特區政府官員強調所揀選的中標者,除原有經營者因為過去在專營時期對本澳博彩業的開拓,她繼續營運有利本澳博博彩業、從業員順利過渡,免致對社會產生重大衝擊外,那麼,另外兩個賭牌的選擇,是建基於中標公司在會展、零售上的強項,另一是休閒旅遊娛樂上有獨特優勢,才會選取三家公司批予博彩經營權。當然,賭牌後來在分專營權上由三個變成六個,形成六國爭雄,便是後話,儘管社會「一頭霧水」,但政府卻侃侃而談大條道理。不管怎樣,六家博彩公司經過十年的建設、再建設、營運、拓展,至今打穩根基,而博彩業迷利倉場的餅,也造大造強,足夠六家博企生存發展。同時,在博彩業龍頭帶動下,政府庫房豐收,也帶動社會一片興旺,營造出一幅好景畫圖,於是,在加大投資擴大博彩業規模的發展模式下,不少人開始出現一種安於現狀的心態,就是在博彩業加大投資建設上做文章、下工夫,認為只有不斷加大對博彩業的投資建設,便可以繼續造大造強博彩業,從而產生了源源不斷的刺激作用,甚至不斷有新場效應,吸引博彩顧客光臨。這無疑令博彩業掉入一個慣性思維以圖發展的陷阱,變成「劃地為牢」,除了不斷加大投資,便欠缺了對博彩業的引導、調控和「限制」措施,以免它不斷膨脹,反而令到博彩業「反噬」龍身,不利其他行業發展,也不利澳門擺脫「以賭食餬」先天掣肘。從過去博彩業專營時代出現的「新場效應」和對博彩業的改革創新來轉型升級,到以慣性思維運作令到轉型升總停滯不前,甚至出現「老化」、「劃地為牢」現象;再到博彩業開放經營權刺激它再走上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是經歷十年建設期出現「新場效應」,這種重複、轉變,其實正好提醒人們,倘若往後下去,六家博企經過穩定狀態而安於現狀,面對發展只能以投資建設、擴大博彩業規模,催谷它不斷膨脹,那麼,這些招數都是「劃地為牢」,以至黔驢技窮,都忘卻了歷史軌跡和它不斷循環的興替。儘管,博彩業開放經營權首階段的第二個十年,特區政府批給餘下三家博企到路�城「插旗」,以期六家博企在路�博彩區有一番作為,甚至明言要以非博彩元素按比例批出賭�,但,這會否又是另一種投資建設創造新場效應的表面轉舉升級工夫,卻難以真正將博彩業在控制規模中轉型升級?當中,很值得大家檢視和重視。樂 仁自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