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中小型港銀出路有限

越秀集團以116 億元收購創興銀行(1111),迷你倉標誌�又一家本地中小型銀行「找到好人家」。在互聯網世代,大型跨國銀行及新興特色銀行將瓜分市場,傳統中小型銀行的生存空間難免日益收縮。但在CEPA 下,本港銀行仍有優勢,所謂「牌照有價」,趁早賣盤無疑是最佳出路。 規模輸蝕形勢轉劣 在「前互聯網時代」,大銀行和小銀行各有強項和優勢,前者佔規模效益之利,而後者深耕細作,也足夠經營自己熟悉的幾畝田。隨�近年銀行服務日趨標準化,演變為規模和成本的硬碰硬,中小型銀行的「田」正遭受蠶食。 據畢馬威(KPMG)的2012 年本港銀行業報告,中小型銀行的劣勢日益明顯,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豐(005)和�生(011)的淨息差最高,接近2%,而且相比前年略有提升。但最低的包括大新(2356)、創興和富邦,淨息差僅約1.5%,均較前年下降,皆因小型銀行的推廣能力和客戶網絡較弱,被迫用高息存款及低息貸款吸客。 成本控制也是小型銀行的「死穴」,尤其互聯網業務需龐大投資,效self storage卻有限。成本收入比率(Cost to Income)最高的五家銀行分別是富邦、創興、建銀亞洲、東亞(023)及大新,均逾60%,遠高於�豐及�生的30%至40%。 互聯網時代並非容不下小型銀行,但必須是懂得利用科技的特色銀行,例如近年歐美興起、面向網民的P2P銀行,或者發掘「長尾效應」、針對特定行業的民行(1988)和蘇寧銀行,而未必是傳統業務的中小型銀行。 部分中小型港銀近年開拓「財仔」業務(不受金管局監管的放貸業務),但據金管局估計,現時整個「財仔」市場規模僅約300 億元,不及銀行業規模的1%,並非銀行轉型的可行之路。 現時本港銀行仍有優勢,既享有CEPA 多項特權,可以作為海外銀行進軍內地的跳板;同時內地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港銀依然能擔當內銀接軌國際的橋頭堡,甚至「出口轉內銷」,開拓境外人民幣業務。然而,這兩項優勢都難望持久,創興以2.1 倍市賬率賣盤,低過市場預期,本報上周六標題形容為「克制價」,正因為時不我予,愈來愈難「吊高來賣」。 迷利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