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臺灣
■陳清文國內外科技業整併消息不少,文件倉繼微軟併購諾基亞手機部門、國內「品牌雙A」宏�和華碩傳出合併可能後,仁寶宣布公開收購華寶,為國內大廠整併添一個新案例。我認為,這股整併風氣是近年科技業趨勢下的必然發展,「雙寶合併」跟上對的趨勢,我對此案持樂觀的態度。為何說跟上對的趨勢?觀察近期全球領導性科技公司的發展,包括蘋果、三星、微軟等莫不以此為核心,做出類似的戰略布局,其中可見「智慧行動終端」已成為電子產業的主戰場。原本以個人電腦(PC)為主的微軟買諾基亞,以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的基礎,加強行動戰力;蘋果和三星都買和軟體、穿戴式裝置、聯網智慧汽車等有關的公司,這是從已有的智慧型手機基礎,延伸其他行動相關的「多屏一雲」裝置。回頭來看台灣,我覺得台灣廠商面臨了「自己不併,就可能被別人併」的處境。現在世界大廠都還在擴張行動戰線、追求更大的整併綜效,廠商規模相對小的台灣,多屏一雲的產品線相對不完整、資源更短缺,若不想辦法擴大經濟規模,未來有可能反被其他世界大廠整併或落後於競爭。因此,我認為「雙寶合併」,符合產業趨勢,可以走出避免被整併的第一步。同時,雙寶合併的案例,還有兩個較特別的面向。首先,這是一個偏向「母以子貴」的整併,因為目前看起來,華寶的產品布局更接近智慧行動終端裝置的趨勢,存倉為它的智慧型手機技術與客戶,相對於仁寶都更有成長性,目前站在相對更有潛力的位置,仁寶可藉由納入華寶,讓自己的「母體」更壯大。同時,這是一個時間點還不錯的併購。許多併購案發生在併購對象營運情形走下坡的時期,例如先前微軟併諾基亞,諾基亞在智慧型手機市占已經下滑,許多人認為遲了;但仁寶買華寶更像「割稻尾」收成,因為大家普遍正面看待華寶近期發展,華寶的許多主要客戶或潛在客戶的發展,都讓人充滿期待。例如,華寶大客戶諾基亞,可能因為被微軟買下,在手機產業的市占率有望爬升;索尼在智慧型手機戰場上,近期以防水打出另一片天;聯想等大陸客戶,預期市場向上成長。外界更認為,華寶有機會接到蘋果的訂單。總結來說,雙寶合併效益可能有三,一是產品線互補,仁寶補強智慧型手機的面向;二是某些既有代工客戶重疊之下,有機會對共同客戶提供更好產品組合;第三,因為仁寶本就是華寶最大股東,整併比較不須面對磨合期,整併成本減少。雙寶合併如果成效卓著,或許還可對國內其他廠商的示範作用。目前國內廠商如雙A的合併,看起來像是「當事人無意,外人喊燒」,但嚴酷的產業競爭下,有時自己人不合併,可能反被國外大廠併,希望「雙寶」對「雙A」有些啟發作用。(本文由工研院知識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陳清文口述,記者黃國蓉整理)儲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