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楼价的因素有两大堆,
儲存一是楼外的,一是楼内的。楼外因素以人口、收入、利率的影响力最大。化繁为简,楼外因素便变成如下买楼口诀:「地点,地点,地点」,人和钱不断涌入便是买楼好地点。至于楼内因素的荦荦大者不外是地价和建筑费二端,后者更往往成为一地楼价之决定性因素。 香港楼市周期明显,这往往泯灭了楼价长期只升不降之本质。要明此本质只能看跨越两个周期之楼价。里昂证券去年四月十九日发表的报告称,新纪元首十年(二○○○年至二○一○年)本港平均楼价上升六成六,期间便经过大跌、回稳、回升、调整、大升的历程。这是香港有房地产市场六十年的缩影。是甚么推动本港楼价长期上升呢?是建筑费。本报去年三月三十日报道李嘉
迷你倉的估计说:「本港建筑费过去四、五年增一倍,中小型楼的建筑费几为楼价之一半。」香港不但私人楼建筑费昂贵,公共工程的建费更贵。《华尔街日报》今年九月十一日写数大赶工的建设,包括高铁及港铁、邮船码头及机场,以及据称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因此未来政府每年要花的公共工程建费都超过七百亿港元,是过去五年平均的三倍多。文章引顾问行的数据,本港二○○六年至今建费已升六成半。 结论是住房早买有着数。这在美国也适用,虽然美国推动屋价的因素不同:一是新屋愈起愈大,由一九七四年新屋平均一千六百方呎至今年的二千六百方呎,另一是屋地涨价,过去一年全美屋地平均涨四成,三藩市更涨八成。无论是内外因素推动,楼价总是跑赢人工。
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