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航空貨運再現虧損 東航貨運下地延伸能否“翻身”?

9月24日,儲存國際航協下調航空業盈利預期,其首席執行官湯彥麟指出:盈利受抑的原因之一是貨運沒有實現增長。航協預計今年貨運收益下跌4.9%,比2011年的收入減少80億美元。中國民航管理學院教授鄒建軍向記者透露,國內航空貨運情況更差,今年上半年虧損加劇,幾家公司均有二三3億虧損。東航快遞總裁宗偉向記者證實,國內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中貨航去年虧損逾億,各貨運公司皆虧多盈少。航空貨運業該如何走出虧損泥潭?東航正一改傳統航空貨運承運人的角色,率先向航空貨運的兩端延伸——充當採購商,搭建電商平台,構建地面運輸網絡。這一試水,在中國民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燕華看來,"轉型方向是對的,但是盈利難以預期"。十年九虧:東航貨運轉型9月初,東航電商平台上線,引起了公�關注。與電商平台同期亮相的,還有東航進軍快遞的野心。東航快遞總經理宗偉向記者表示,東航的電商平台"東航產地直達"主營生鮮類的進口水果、牛奶、肉製品及其他高檔進口食品,和部分地域特色鮮明的出口級國產優質食品,主打"產地集采、航空快運、自營配送和實時信息跟蹤"的全產業鏈運作。為配合全產業鏈運作,東航積極獲得地區和國際快遞牌照,並也申請全國快遞牌照,打算在全國全網鋪開,從天空走到地面。這個電商加快遞的集合體,只是東航集團對其航空貨運進行戰略轉型的階段產品。據東航方面的人士透露,實際上,東航集團也一直對貨運轉型的方向有爭議和顧慮,直到2012年年底才真正開始動手。2012年12月,東航物流公司正式組建,東航集團將多個資產劃撥歸其所用,比如資產額數十億的中貨航,東航的地面運輸公司,以及東航快遞等公司。東航物流在發展思路上有別于以往的航空貨運,向價值鏈的兩端延伸,做大空地聯運,意圖打造一個新型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復合型產業,將運輸、倉儲、裝卸、整理、配送等方面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完整的服務供應鏈。宗偉告訴記者,東航之所以必須轉型,是因為不得不轉。東航擁有國內最大的航空貨運公司中貨航,但是中貨航的運營效益卻"十年九虧"——僅2010年趁著上海世博會之機獲得盈利,其他年份無一例外以虧損告終。去年東航的貨運虧損過億,而東航並非唯一一個遭遇貨運虧損的企業,其他國內航空公司的貨運也幾乎全部告虧。翻開東航2013年上半年的財報,東航在貨運上的表現並不樂觀。盡管上半年航空貨運增加運能4.58%,但是實際運送貨郵661.66百萬公斤,同比減少3.03%,貨郵載運率為59.87%,同比下降1.90%,東航實現貨郵運輸收入35.36億元,同比減少 11.83%。東航收入驟減11.8%,折射了整個航空貨運市場的低迷。國際航協9月份的一份財務報告顯示,今年8月份,全球航空公司股價環比下跌超6%,低於股票市場總體表現,尤其是亞洲航空公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貨運mini storage迷態勢沒有改變,亞太地區還沒有見到貨運量增長任何跡象。因此,國際航協9月24日做出的最新航空業盈利預期顯示,盡管客運市場增長喜人,但貨運市場仍然停滯不前,拖累整個行業預期。按照國際航協公佈的數據,預計2013年航空貨運量的增長將比此前預計的數據悲觀,僅增長0.9%。而今年貨運收益預計將下跌4.9%(此前預測下跌2.0%)。與2011年高峰期相比,貨運收入預計將減少80億美元,下跌至590億美元。相比之下,同期的客運收益將增長680億美元,達到5650億美元。低迷的航空貨運態勢,已經迫使多個航空貨運企業破產退出,繼翡翠航空、銀河航空之後,德國貨運航空近期也宣佈破產。與此同時,以盧森堡貨運航空為代表的大部分貨航仍在苦苦掙扎。東航路徑之辯面對全球航空貨運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東航董事長劉紹勇認為,必須要通過收縮貨運機隊應對市場需求變化,重點推進物流板塊的轉型,發展轉型後物流集成商、快遞業務等各商業模塊的核心業務。對於東航所選擇的轉型路徑,李燕華認為方向是對的。延伸產業鏈可降低較低成本,物流集成商的角色也是大勢所趨,但是東航在轉型過程中的磨合、再培訓、資源整合等成本也不低,而且國有企業的身份禁錮,很難判斷這一轉型是否能獲得盈利。鄒建軍也認為,東航打造的"空地合一"概念會是未來航空貨運業轉型的一個方向。幾大航空公司雖然擁有豐富的航空貨運和航空物流服務的資源,但這些資源在過去長期是處於鬆散的狀態,沒有整合。這種粗放式經營的方式在市場上,無論競爭力還是營收能力肯定都很弱。因此東航的戰略轉型嘗試,從供應鏈的角度去打造服務鏈條,並力求對自身資源進行全面整合,這恰恰是所有航空公司需要做的方向。事實上,以往也有航空公司在產業鏈鏈條上進行嘗試。比如在與快遞的結合上,國航在很多年前就通過"民航快遞"布局這一市場,海航則借助收購進入,先後收購天天快遞和元智捷誠快遞等,布局這一市場。南航貨運通過與快遞企業結盟的方式進入,先後與圓通、順豐和中通等建立起總部戰略合作關係。民航專家劉海明指出,就上述幾大航的嘗試,幾年下來,擁有龐大資源背景的國航旗下的"民航快遞"在"快遞"圈子依舊是個"三流"角色,主營業務也早已多元化;海航的快遞之路,也以天天快遞和元智快遞的出售而告一段落;至於南航貨運與快遞企業的總部戰略合作,因為模式本身缺乏"利益"的綑綁,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打算,執行效果整體而言"叫好不叫座"。有鑑於此,在東航宣佈其"天地合一"戰略轉型之後,各航空公司反應冷淡。南航貨運黨委書記周?稱,南航並無意進行類似的跟風舉動,無意進入快遞或者搭建電商平台。鄒建軍對東航涉水電商和快遞的風險亦有擔憂,他認為東航最大的問題就是國有體制無法提供靈活的營運機制和靈活的激勵機制,這種難以突破的體制禁錮很可能成為其走向成功的"絆腳石"。self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