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全國版) - (“環南昆山發力建設世界級生態旅遊目的地”系列報道之ゞ

吃上"旅遊飯" 發起"旅遊財" 龍門旅遊產業為群�提供通往幸福途徑走進群山環繞的中坪尾,self storage四周綠樹蔥蘢,空氣清新,茂密的樹林下半遮半掩地顯現出一棟棟別致的房屋,房屋建築格調讓人幾乎找不到農家屋的影子,倒更像西式洋房建築。在兩棟3層高的歐式別墅前,停滿了來自廣州、深圳、東莞等地的車輛,居民麥冬桂一家忙得不亦樂乎,他們正給遊客準備午餐。近年來,提升幸福感也已經成為龍門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特點。它不僅僅表現在當地為遊客提供的優質服務,在旅遊的帶動下,龍門縣的農業、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在滿足大�追求愉悅需求之餘,旅遊產業也變成當地居民增加收入,收穫幸福的一個重要途徑。旅遊業興起村民年收入增長幾十倍在龍門,中坪尾的例子是當地群�依靠旅遊產業發展改善自己生活一個縮影。"在10多年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麥冬桂告訴記者,在那段貧窮的日子里,竹子是村民主要的經濟來源。到離村5公里外的山上砍竹,然後扛回來,再破竹,做成半成品,一個月下來,收入才七八百元。回想起那段苦日子,中坪尾的居民總有說不完的話。直到2000年,一家名為南昆山高山森林度假村的企業被中坪尾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所吸引,決定開發旅遊業,便出資將中坪尾一個廢棄的倉庫改造成一個擁有13間客房的旅館。正是這次合作,改變了中坪尾的命運,更改變了中坪尾每一個居民的命運。據瞭解,高山森林度假村分為3區,每一區各有一種發展模式:一區採用的是獨資的方式;二區是度假村與下坪社區共同投資、中坪尾以土地入股每年可分10%紅利的模式;三區採用的是居民以土地老屋入股、度假村投資裝修的模式。從企業獨資到居民入股,居民在企業的發展中不斷得到實惠。第一年下來,居民小組就分得了8萬多元的紅利。隨著南昆山生態旅遊的發展,居民們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紛紛籌錢新建或改造自己的房子,開餐館、辦家庭旅館,積極開發具有鄉村特色的休閒度假旅遊。到2012年,經營好的家庭旅館一年能收入逾20萬元。與當年賣竹子的收入相比,增長了幾十倍。企業參與推介特色農副產品聲名在外"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最終目的是要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指數,讓民�能夠分享到轉型升級所帶來的成果。"龍門縣委書記許志暉說。據介紹,龍門縣旅遊業的發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民�的就業問題,穩定了社會秩序。目前,南昆山景區內聚集了多家大型旅遊企業,在招聘員工時均優先考慮當地居民。以南昆山溫泉大觀園為例,該企業共有600名員工,其中龍門籍員工就占了60%。除了推動就業,旅遊企業在推廣當地農副產品品牌,拓寬產品銷路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據悉,大觀園連續多年舉辦貢柑節,直接從當地群�果園收購貢柑,通過企業品牌效應進行銷售,今年貢柑節,大觀園在短短一個月內就幫村民賣出了近15萬斤貢柑。"旅遊企業的一個主要功能就是向旅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既然當地擁有好的資源,我們自然有責任去推廣。"在大觀園總經理魏勇看來,通過這樣的活動讓當地農副產品成為一種吸引遊客的特色,無論是對酒店還是農戶,都是雙贏的選擇。除迷你倉觀園外,當地莊明莊溫泉度假村也跟當地20多戶農戶簽訂購銷協議,收購農戶生產的農副產品後進行整合銷售,這樣不僅解決了產品銷路問題,也推廣了特色品牌。如今,當地的土茨菇、粉葛已經聲名在外,成為外地遊客旅遊之餘爭相搶購的特產。政府有序引導農家樂成當地旅遊亮點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把農家樂以及特色的農副產品包裝成旅遊產品,龍門通過引導群�在旅遊景區內或者附近開辦家庭旅館和土特產店、開發旅遊項目等方式,也讓當地群�走上致富之路。據永漢鎮鎮委書記張建民介紹,當地通過旅遊企業的發展給群�發展的空間,隨著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大量人流、物流、資金進入,大企業起到帶動作用,村民在當地就業後,有了相關的從業經驗,不少人自己創業從事起旅遊行業。據統計,目前南昆山區域家庭旅館發展到150多家,接待床位近6500多個,農家餐飲、農家樂等也有了一定的規模,成為當地旅遊的一個亮點。在南昆山景區周邊的7個村莊,當地農戶人均收入也從2005年的3500元增長到2012年的9860元。政府鼓勵村民通過農家業形式參與旅遊產業發展,但這並不代表會讓其無序發展。農家樂作為南昆山旅遊的一項配套服務,當地政府為此做了詳盡的規劃。據瞭解,為了做到有序引導和監管,當地安全生產、城建、國土等部門會定期對村民開設的小旅館和餐館進行檢查。從今年開始,龍門縣已逐漸加強對農家樂經營者的培訓,繼續推動南昆山農家樂旅遊服務質量的標準化、特色化,並構建起誠信守法的經營體系。■觀察旅遊帶來更高層次幸福"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村民們的生活水平向城鎮靠攏,買了小車,建起了新房,更重要的是村民的整體素質也在不斷提高,經營過程中遇到問題會通過互聯網查找資訊進行解決,也更加懂法守法了。"談起南昆山近年來的變化,下坪社區黨支部書記唐群輝一臉自豪。通過政府引導,讓本地居民參與旅遊產業發展,不僅為他們增加了經濟收益,群�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也發生巨大的轉變。隨著旅遊產業的發展,村民接觸的遊客多了,各項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以前村民是純粹靠熱情招攬客人,現在更注重服務質量。記者所到之處,不少七八十歲的老人都能用普通話、粵語跟遊客進行交流。"以往大家要吃飯必須砍樹,但現在要致富必須要種樹保護生態,村民們的營生方式直接從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變。以前要賺錢就要離鄉背井到外地打工,而現在留在當地就能有很好的工作機會。"許志暉表示,龍門旅遊產業的發展體現了一種新型的鄉村實現城市化和村民實現現代化的過程,它所帶來的幸福感也從單純的物質財富變成一種更高層次的生活方式。在龍門舉行的以"旅遊業:邁向幸福導向型產業"為主題的粵滬港"三江論壇"上,廣州大學(中法)旅遊學院院長張河清對龍門旅遊產業就給予了高度評價,"愉悅龍門,把幸福帶回家"。他認為在幸福惠州這樣的一個總體框架下,惠州各縣區建立了不同的幸福體系,而龍門可以打造成幸福之源。撰文:林文通 胡著好郭文斌 陳建清圖片說明:中坪尾一個廢棄的倉庫改造成旅館別有一番風味。 梁維春 攝; 南昆山森林度假村一景。梁麗通 攝文件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