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培育消費新熱點 巨量需求催生萬億“教育蛋糕”
長久以來,迷你倉出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深入中國家長心中,職場人士的教育需求也因激烈的社會競爭日益增長。社科院一年一度發佈的《社會學藍皮書》顯示,早在2005年子女教育費用就在居民消費中排在第一位,2011年人均教育費用支出750元,比上年增長13.4%。雖然支出日益增長,但因其公共事業的性質,產業消費概念仍然模糊。隨著新一屆政府明確提出擴大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教育消費有望緊跟教育體制改革的破冰飛速發展,盈利性民辦教育從公用事業中脫離,形成真正的教育產業。另外,城鎮化發展,大量農村人口進城,教育消費需求將更為廣闊。長久以來,教育被視為必需品。而事實上,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導致學生間激烈的競爭,衍生出各種額外的補習培訓。家長捨得在孩子教育上花錢是普遍趨勢。《2012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稱,教育消費占中產家庭收入的1/7。據艾瑞統計,2011-2013年中國家庭教育支出有望達到8000億至1萬億元。新東方負責高端培訓項目招生的一線人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她所負責的項目收費2萬到20萬元不等,近年報名VIP小班項目的學生人數成倍增長。她的同事中,有一個"最牛的銷售"一個月能簽下200萬的課程業績,每單至少10萬。在全國教育資源最密集的海澱區,漫步各個商業廣場外,不難看到培訓機構的巨幅廣告,從英語培訓機構、學科培訓,到文藝拓展班、考證機構,甚至高校自辦培訓班,各家的宣傳語變著法子告訴消費者,通往馬路對面知名中學或高校的路"從這裡起步"。就讀于北京市海澱區實驗小學的劉彤(化名),每周六補習奧數、英語和語文三門基礎科目,一周還有兩次鋼琴課,而在家長劉輝看來,"我們孩子算少的,他同學有的補5、6門"。據介紹,課程每節至少2小時,每小時收費200-300元,一年下來,孩子的培訓費用至少1萬元。劉輝坦言,孩子小升初競爭壓力太大,派位萬一派得不好,只能讓孩子多學點東西,參加擇校考試時才不落後于人。劉彤的情況絕非個案,令劉輝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為了幫孩子搶學而思奧數暑假班的上課名額,一大早8點就坐在電腦前倒計時,幾分鐘內上百個名額一搶而空,而就算這樣,也得提前2-3個月報名,他告訴記者,"班上大部分同學都補習。"剛結束中考的小傅來自于成都最好的初中,因為每天晚上只複習到11點而同學看書到深夜2點中考"考砸了",沒有考上成都最好的高中,盡管如此,他的分數還是比重點線高了41分。為了讓小傅接受最好的教育,"經濟條件一般"的傅家曾經考慮過把孩子送入每年學費12.8萬的國際學校。小傅最終還是進了重點中學升學率80%的重點班,學費不貴,卻花費1.5萬擇校費,此外,家里給他三年的學習準備了20萬課外培訓費,"用這些錢來彌補上不了最好學校的差距"。競爭壓力拉動教育需求優質教育資源稀缺導致學生間激烈的競爭,衍生出各種額外的補習培訓。而家長捨得在孩子教育上花錢是普遍趨勢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除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大幅增加,職場人士對教育培訓的需求也是一塊"大蛋糕"。員工遇到職業天花板後往往考慮考證或學歷深造,用教育投資獲得個人價值提升。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分析稱,"經濟形勢越差,培訓市場越火,兩者往往有一個反關聯,期望通過培訓獲得更好的出路。"該機構對300多名最佳僱主企業HR的調查顯示,2012年企業培訓成本較上年增長了12%,2011年增幅為30%。以開銷最大的領導力培訓一項為例,按一家公司每年100人參加培訓計算,單項花費50-100萬元。有國企員工就直言,"工作了幾年,有積蓄了,不讀書能幹嘛呢。"目前,在職教育最普遍的形式包括在職研究生、考證進修或出國留學,而這些的花費,從2、3千到幾萬甚至幾十萬不等,人數也在大幅增長。新東方數據顯示,出國留學人數每年以約20%的速度增長,2000年不到4萬,2012年已經超過40萬。另一方面,考證人數大幅增長,以CFP證書為例,根據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中國)提供的數據,大陸地區國際金融理財師CFP系列持證人數從2005年剛引進中國時的67人猛躥到2012年的126437人,去年比2011年人數又增長了34.6%。而該證的考試費用加教材,約在兩萬元,如果脫產培訓則需5萬元。事實上,教育消費包含的概念遠比教育本身寬泛,教育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也十分明顯,包括出國留學帶動的留學咨詢機構發展,教育遊學對旅遊業的積極作用以及學區房的火爆銷售等。某地產中介人士告訴記者,通常來說,學區房的價位比正常房價高出10%-20%。盡管價格較高,很多人買房時首選學區房,否則小孩上小學隨機派位到差的學校,擇校費就要幾萬。此外,教輔出版、移動互聯網也將隨著教育消費的拉升從中分羹,國內�多上市公司看好教育行業未來發展前景,也紛紛儲存倉大投入力度。教育消費包含的概念遠比教育本身廣泛,教育消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也十分明顯,包括出國留學帶動的留學咨詢機構發展等教育消費帶動相關產業據教育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統計,未來5到10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潛在規模將達5000億元。德勤預計,到2015年中國民辦教育市場將達6400億元規模。面對如此龐大的教育需求,培訓機構早已如雨後春筍般介入各細分培訓領域,出國留學、英語培訓、學科培訓、幼兒早教等,形成了一批在國外上市的中國教育機構。而在國內,現行教育法規定不能以營利為目的辦教育機構,企業往往與體制內學歷教育機構合作,開拓教育領域新增長點。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上市公司紛紛進軍在線教育。國信證券研報分析,未來幾年網絡教育市場增速將在20%以上,2013年網絡教育規模將達583億左右,同時因為"它打破了傳統學校地域、時間、年齡上的限制,讓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了受教育的機會",其素材成本低、重複利用率高的特徵也拓展了利潤想象空間。為中小學師生提供同步教育軟件的方直科技主營收入占八成,該公司證券事務代表告訴記者,主營的教育軟件業務依托9年制義務教育需求能確保穩定,未來看好在線培訓行業。針對新推出的網絡在線服務和英語口語一對一培訓,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目前在線業務沒有線下做得好,但未來網絡時代,肯定會以線上為主,把線下的客戶逐步粘連到線上,在原有的基礎上提供增值服務。"教育信息化浪潮之下,在感受企業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後,以用友軟件為代表的IT企業進軍信息化人才培養市場。公司教育市場總監朱春燕對記者表示,信息化人才需求很大,公司培養了幾千人都不夠使,"每次培養出來馬上就被用人單位給搶走了",因此公司也在加大與高校院校的合作,將課程體系和綜合實踐環境融入高校教育,通過雲平台改變師生互動關係。科大訊飛公司也在近期並購了國內領先的教育招生考試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廣東�明科技,將考試業務進一步拓展到招生考試軟件系統與服務、考試數據處理、標準化考場建設等,拓寬了原先的普通話及英語測評業務。公司教育產品事業部副總監王政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大訊飛的學習平台將逐步提供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各種應用服務,實現"隨時隨地學"。在線教育成消費新亮點未來幾年網絡教育市場增速將在20%以上,2013年網絡教育規模將達583億左右加快改革推行個性化教育專家建議,加快推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國家教育改革,推行個性化教育,否則現在的培訓基本大同小異,機構陷入同質化、低水平的競爭中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達到預期標準4%,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5年累計7.79萬億元,年均增長21.58%。同時,明確提出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要向中西部、農村、邊遠、民族地區和城市薄弱學校傾斜",大力發展民辦教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各級各類教育領域。盡管2012年政府財政對教育經費投入水平大幅提高,然而相對教育作為支柱產業的地區,中國水平仍然薄弱。在中國香港地區,補習和培訓十分興盛,人均教育支出可達2萬港幣,其中政府財政補貼也十分明顯。對於家庭條件較困難的學生或社會人士,有免費或者低息貸款的培訓課程可以選擇。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玲建議,政府應直接補貼企業或者個人進行培訓,改變現有的政府機構直辦職業培訓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李克強總理在近期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表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服務業是最大的就業容納器。"我國服務業跟同等發展中國家水平差了10個百分點以上,養老、教育、醫療等服務業差得更遠,服務業穩增長、調結構的潛力非常之大,現在服務業發展還有不少政策限制,可以逐步調整放開。"所謂的"政策限制",在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主要是分類監管沒有落實到位。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民辦教育今後要分成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民辦教育進行分類管理。他坦言,"過去民辦教育培訓機構既是企業又是學校,角色定位模糊,既有教育部門監管又有工商部門監管,實際處於誰也不監管的監管灰色地帶。"熊丙奇稱,教育部已經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意見,下一步關鍵是要落實,同時要推進《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修訂,加快推進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國家教育改革,推行個性化教育,否則現在的培訓基本大同小異,機構陷入同質化、低水平的競爭中。馮麗娟也認為,職業教育在很多國家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角度,產業發展與人才的培養高度結合,而我國現在的狀況是高等教育指向性不明確,人才市場結構不合理,大學生就業難與招工難同時存在。未來應加大技術工人、服務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教育也更有職業指向性,不一定是為了學歷。☉見習記者 姜隅瓊 ○編輯 梁偉迷你倉沙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