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圍牆內外物是人非 走進香港歷史“豪宅”(圖)

  香港髮端于移民,mini storage最早的移民來到這裡,為了抵禦外侵,在村子的周圍建起高高的圍牆,便形成了圍村。曾大屋就是這樣一座傳統客家圍村。在香港歷史建築評級中排名第一的曾大屋如今高牆依舊,但大門常開,成為一座"活"的博物館。  移民自保 形成圍村  走出川流不息的車公廟地鐵站,沿著地下通道過馬路,不知不覺,已從繁華鬧市來到鄉郊幽地。堡壘式的高牆叫人仰視,圍牆兩端更樓的屋頂仿佛戴上了官帽,俯瞰裡外。這棟"豪宅"就是香港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客家圍村大宅——曾大屋。  香港最早的移民是客家人。明朝沿海寇患頻繁,來到香港紮根的客家人在房屋四周加建高牆,部分更挖渠護河,安裝鐵門,以求自保,形成圍村。後來,移民與原住居民因語言、風俗、土地分配不同互生摩擦,更是大規模興建圍村。  曾大屋最初的主人叫曾貫萬,靠采石發家。"曾大屋屹立140多年不倒,都是我們祖輩的心血。"曾家第四代曾德防談起這棟大宅難掩臉上的自豪。從圍牆正中間的正門進入,門上方的"一貫世居"四個字,是主人建造此屋的心願——要讓曾家人子子孫孫住在一起,相互取暖。因此就連屋內祠堂的兩邊,都被分割成多個小間。整個大屋被分成99間,寓意長長久久。庭院內還有左右對稱的兩口井,是村民的飲水來源。  曾大屋具有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曾貫萬花20年時間建起這棟大宅。建屋材料都是石頭、花崗岩等上等材料。房子的四角設有三層高的碉堡,碉堡上有槍孔、瞭望台,集防禦與抗敵功用于一身。不僅歷史悠久,更因這獨特的形制,曾大屋在香港1000多幢歷史建築中名列榜首。  圍牆內外 物是人非  昔日御城圍牆,今天大門常開,品味這棟歷史"豪宅",別有一番滄海桑田的感覺。圍牆里,祠堂上懸掛的不只是先祖的照片,還有電表排列整齊,電線如藤蔓般交錯上升。圍牆上除槍孔、望孔,現在還開了窗戶,裝上了空調。原本環繞圍牆的護河,早已不見蹤影,填成了平地。附近的農地也已改作網球場。  德防叔說,太公講究風水,所以在曾大屋的風水設計上精心考量。不過,原先的精心設計,現在早已走樣。如今的曾self storage屋,只能正對著鐵路高架,遠眺高樓大廈。由於圍村內部分村屋因業權分散已被改建,曾大屋傳統特色,曾一度因缺少修繕資金,逐漸流失。好在2009年,曾大屋獲政府資助100萬元,修葺大屋瓦頂、外牆等,關鍵部分才得以保留。  除了房子,人也在變。圍牆內,原住民逐漸外遷,為工作、讀書,各奔前程,把自己的"曾小屋"出租給外姓人。現在的曾大屋,頗有"72家房客"的味道。庭院內隨處可見居民們晾曬的衣服,自行車隨意地靠在石牆上。很多人家的大門就這麼敞開著。平靜的午後,有嘩啦啦的麻將洗牌聲傳出。  唐女士在曾大屋租住已經有兩年。雖然這裡居住環境狹小,只有公共廁所,洗澡也不方便,但還是因為價格便宜選擇在這裡。遊客絡繹不絕,不習慣的人會覺得好像住進了動物園。不過,住慣了的也坦然。唐女士說:"遊客都很文明,習慣了。"  保護圍村 留存記憶  78歲高齡的德防叔在曾大屋出生、長大,親眼見證圍牆內外的變化。他感嘆:"圍村已經變質。"  隨著曾氏一族遷出,慢慢地,曾大屋的祭祖、節慶儀式也越來越簡單,參加人數也逐漸減少,傳統習俗日漸式微。按照傳統規矩,曾大屋會為過去一年添丁的家庭準備一個大花燈,在農曆新年點燃,象徵族人把添丁的喜訊告訴祖先。按照規矩,花燈會被懸掛在祠堂中的子孫梁下,于正月十五11時58分上燈,懸掛一年。但後來,村民覺得添丁點燈有危險,所以改為在圍外燃燒。  德防叔回憶到,添丁點燈在過去是大事。往往有隆重的慶祝儀式,村里還會請道士來拜祭祖先、神靈,且有舞獅、燒爆竹等活動。不過,近年來,曾大屋的元宵點燈儀式已日漸冷清。通常只有村長身穿整齊西裝,領著幾個人隨即合力取下舊燈,把新燈掛上。許多移居外地的曾氏族人即使添了丁,也不回來點燈。德防叔說,圍村的味道淡了,真正的圍村人越來越少了。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學系教授蕭國健表示,隨著老一輩人離開,香港圍村的很多風俗、傳統都會隨之淡去,社會變遷難以扭轉。"保護圍村,不僅僅是保留一個村莊,更是保留這個城市的記憶。"蕭教授說。標簽:香港 圍牆 添丁 點燈 祠堂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