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林宇滔:承載力爆燈 通關交通添壓 發展現停滯 澳旅遊業結構亟待優化

【本報訊】訪澳旅客持續增加令節日假期本澳各區經常出現旅客「逼爆」場面,迷你倉引起了居民負面情緒,同時亦未能令旅客「賓至如歸」。近日政府計劃再推出4條旅遊步行路線,冀將旅客分流到舊區及北區等,卻引起居民反彈。聚賢同心副理事長林宇滔表示,市民感覺上訪澳旅客不斷增加,但實際上近年訪澳旅客量開始放緩,澳門承載力已爆滿,旅遊業發展停滯;要改善旅客「逼爆」澳門情況,就必須調整現行的旅遊業結構,令旅客留澳時間延長,以及改變團客佔總體訪澳旅客的比例等,這樣才能紓緩通關及交通壓力,達至拓展客源多元化及延長通關目標。有市民擔心政府計劃推出4條旅遊路線,將旅客分流到舊區及北區,會對居民生活造成負面影響,林宇滔相信該4條旅遊新路線並不會對澳門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旅客是一個自由個體,尤其是自由行旅客,沒有吸引力的地方很難令他們踏足。另外,團客更有其固定路線,不會受到新旅遊路線的影響。他指出,澳門旅客承載力近3年已出現停滯情況。根據統計局資料,2011年全年訪澳旅客量為2800萬人次,2012年則為2808萬人次,今年上半年訪澳旅客量為1410多萬人次,估計今年訪澳旅客數應會較去年略有增長。但從上述數字可以發現,近3年訪澳旅客量上升幅度不是很大,按年只是增加數萬旅客人次而已,旅客增長持續放緩,反映澳門承載力已爆滿。旅客留澳時間未見延長他說,一個地方旅遊業是否有所發展,旅客留澳時間是一個重要指標。過去政府希望藉博彩業的發展,促進客源多元化及延長旅客逗留時間,惟賭權開放後,本澳雖不斷有大型旅遊博彩項目設施落成,旅客留澳時間卻未見延長,旅客平均留宿時間為1.9文件倉,不留宿旅客為0.2天,即大部分訪澳旅客都是即日來回或在澳作短暫停留就離開,令旅客對澳門的通關、交通等造成巨大壓力。至於客源多元化方面,林宇滔指出,回歸前訪澳旅客結構上,香港旅客佔了五成以上,內地旅客則佔兩成多,之後是台灣旅客及東南亞旅客。現時則變成了內地旅客成了澳門主要客源,香港旅客佔兩至三成,其餘是台灣及東南亞旅客。無論回歸前或回歸後的今天,中國籍旅客仍是澳門主要客源,佔整體旅客量的八九成,客源根本從來沒有多元化。此外,旅客訪澳時間多集中在某些節日,例如「十一黃金周」、「五一黃金周」、農曆新年等期間來澳,令澳門主要景點出現旅客「逼爆」情況。優化旅遊設施「得把口」林宇滔指出,要改善現時旅客「逼爆」澳門情況,就必須調整現行的旅遊業結構,令旅客留澳時間延長,緩紓各口岸通關壓力、交通需求壓力,以及改變團客佔總體訪澳旅客的比例,提供合理價格的酒店等。否則即使限制內地旅客來澳,反而會引起內地旅客遊澳需求,提升內地旅客來澳的意欲,引起反效果。他又批評,雖政府多年來一直強調要延長旅客留澳時間及令客源多元化,優化旅遊設施,但一直「得把口」,無規劃,無方向,沒有實質行動及措施。例如近年進入大三巴周邊區域的旅遊巴數量與日俱增,令塔石廣場至大三巴街一帶經常出現嚴重交通堵塞、廢氣及噪音對附近居民造成困擾,旅客與車輛人車爭路也險象環生。就相關情況,他建議當局採取行政命令作出整治,限制旅遊巴進入大三巴街及上落客,確保旅客獲得舒適步行環境及保障他們的交通安全。他重申,若澳門不作出改變,政府不從市民角度及旅客角度思考澳門旅遊業的發展,優質旅客只會愈來愈少。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